close

我們都知道目標設定的基本要點:設定具體的、有挑戰性的目標,使用獎勵,記錄進程以及公開承諾的方法。既然這樣,為什麼我們還是沒能達到目標?這篇心理研將解答這一問題以及什麼樣的思維模式能幫助我們達到目標。

1.停止幻想

任何目標最大的敵人就是過度積極的幻想。對於在目標設定方面的幻想的研究表明,找不到工作、拍檔,考試沒通過和手術失敗皆與過度積極的幻想相關。那些幻想消極的做得更好。在完成目標前,不要把未來看得太好。

2.開始承諾

我們無法實現目標的原因之一是缺少承諾。增加承諾有一個有力的心理技巧,就是心理對照。這包括先考慮一個積極的幻想,再從現實方面考慮。這個方法有難度,但是研究表明對人是有效的。

3.開始行動

可以利用蔡加尼克效應促使自己朝著目標前進。俄羅斯心理學家布爾瑪·蔡加尼克發現服務員似乎只有在上菜的過程中記得菜單。上完菜後,菜單就從他們的記憶中消失了。

蔡加尼克效應告訴我們,戰勝拖延的武器之一就是開始行動,某些地方,任何地方。只要踏出了第一步,成敗就不同了。一旦開始行動起來,目標就在你心中。

4.使過程具體化而不是結果

我們都容易受謬論的影響:以為一切都能順利的進行,但事實並非如此(這幾乎沒用)。使完成目標的過程具體化能幫助你集中精力在需要做的事上,同樣也能減少焦慮。

5.避免滿不在乎的效應

當我們迷失了目標,可能與滿不在乎的效應衝突。顯然,對於每天控制卡路里的節食者來說,由於超過了限定的攝入量,他們會滿不在乎,開始吃很多的高熱量食物。

容易受滿不在乎的效應影響的目標一般是短期、壓抑的(當你打算停止做某事時)。通過設定長期且可獲得的目標能避免這種現象。

6.避免拖延

當目標太難,我們就會想這是否真的值得去做,拖延症也就悄然靠近我們。在這樣的情況下,關鍵忘記目標,使自己投入到細節。堅持下去並且施加給自己最後期限。

7.轉移注意力

你不能一直埋頭苦幹,否則會迷失方向。從長遠來看,達到目標的關鍵是最終目標和當下要完成的任務之間注意力的轉換。研究表明,評估進展時,尤其是有難度的任務,最好是著眼於當下任務;但任務比較簡單並且結果可以預見,最好是關注最終目標。

8.拒絕機器人式的行為

我們通常有機器人式的行為。我們做事不是因為真的思考過,而是因為這是一種習慣或者我們無意識的模仿其他人。這種行為是努力奮鬥目標的敵人。問問自己現在做的事是否能離自己的目標近一點。

9.忘記目標,目的是什麼?

目標應當為我們的總目標服務。然而,目標設定也有其黑暗面。當目標太具體,這很容易卡住;當有太多的目標,不重要的,簡單的目標就會優先於重要的,困難的目標;當目標是短期的時候,會缺乏遠見。設定目標不當會減少動力,增加不道德的行為。

10.了解何時停止

有時候,問題不在於何時開始,而是知道何時停止。心理學家發現,沉沒成本會讓我們做奇怪的事。“沉沒成本”是我們在設法完成目標時所花費的努力和金錢。因此,即使我們的計劃正趨於失敗,我們也要繼續下去。

研究表明人們對目標投入的越多,他們認為越有可能成功;並不考慮是否真的會成功。知道什麼時候改變方向,否則也只是做無用功。

11.如果—那麼計劃

所有研究表明了完成目標時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不幸的是,我們都知道我們所付出的,自我控制是很困難的。

一個有大量研究的策略就是“如果—那麼”計劃。你只要事先制定在特殊情況下所要做的事情。這聽起來很簡單,但我們通常更喜歡臨時準備,而不是計劃好的。只要用一點點才智,如果-那麼計劃就能被用來克服上述的障礙。

文章來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達人資訊分享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